人们对气功中许多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在短期内也难取得共识。现在我无保留地谈谈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认识。 一、气功的意义
最浅显的意义是练功可以治病。有些人得了疑难绝症,通过练功竟恢复了健康。他们的事迹影响了亲人、同事、邻居。于是有更多的人加入了练功队伍。这样像滚雪球一样,练功队伍日益扩大。据说全国学练气功的人数曾达到过几千万之多。无病的人练功可以健身防病。 除上述健身防病之外,气功还有更重要的意义。气功强调修心养性,它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的品德。一个单位里、一个居民点、一个乡村练功的人多了,无原则纠纷便少了,互相帮助的事多了。 此外,练功可以开发智慧,增强记忆力和理解力。总之,练功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这里我还要增加一个慧字。智指知识多,慧指智力高,两者是两码事。计算机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事,但它的智商是很低的。它是由人研制出来的。人不告诉它,它什么也不会。知识多还不够,还要会探索新事物和有创造力,否则就像个机器人了。现在知识爆炸,发展极快,必须开发智力、开发创造力。靠老办法学习是学不过来了。提高慧力,改进学习方法,意义很大。 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健身。人们习惯于出了问题再补救,高明一点的则采取预防措施。这些策略都不理想。合理的策略是增强抵抗力。抵抗力强了,冷点、饿点、环境脏点都不怕。健身先要健心。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健康很难保证。所以首先要修心养性,提高心理素质。学知(识)更需开慧。 学练气功,迟学不如早学。没病学了可保健康。年青人学了,到老年可减少许多病。也许有人担心,学练气功会妨碍当前的工作和学习。其实学练像先天健康法那样的生活功,受影响的时间不长,短期的影响也不大。练功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开始时确有一定的影响。练功一段时间,少则几星期、多则几个月,体质有所改善后情况就改变了。过去多病的人,现在病少了,即使病了,病程也短多了。这样捞回一部分时间。练功时间长一点,智力、慧力得到开发,工作效率就能提高。练功时间再长一点,水平再高一点,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开始出现“得道多助”的局面,工作效率更大大提高。可惜有些人不作纵向比较,而老想着今天若不练功就可多作一些事。真要这么想,连吃饭、睡觉也都妨碍工作。 气功的意义还可以讲许多。单单就能全面开发人的德、智、体、慧这件事而论,气功对振兴中华、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就很大的了。气功确是我国传统文明的精华。钱学森先生说气功是打开人体科学大门的钥匙,是科学的珠穆朗玛峰。此话一点也不夸张。 二、如何学练气功
1、练功要讲善、真、实、诚。 现在全国练功的人相当多了。练功已不单是个人的事而是群众性的社会活动。所以练功必须讲政治,要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这也就是说要善字当头。最低限度也要对己有益,对人无害。有的人在集体练功场所甚至在重要公共场所大哭大闹或做出其它妨碍他人和社会治安的事。这样作自己似乎梃痛快,可使大家不得安宁。有的动功的动作很不雅观。这些功法即使真有效果,也只能在家中练。至于有些人搞歪门邪道、损人害人的所谓气功,不论在何处活动,都应依法查处取缔。 其次练功要讲“真”字。真是指所练功法是真的。教功者有真功夫。时下公开传授的功法名目繁多,各人对气功原理和功法的理解参差不齐,其中有不少鱼目混珠、以假冒真之事,学练气功者应有“谨防假冒”的警惕性。 第三,练功要讲“适”字。适是指所学功法要适合自己的特点。有些功法适用范围很窄,尤其是专门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功法,对此病有效,对彼病无效甚或有害。万不可一味迷信。盲从一法一师。 第四,练功要讲“诚”字。诚是指练功者要真心实意,持之以恒。诚主要表现在潜心学习,勤奋修练,并认真总结经验这几方面。这里“诚”应力求建立在“善、真、实”的基础上,发现不善不真不实时,绝不“从一而终”。 有些练功者拜在一位气功师门下后就无条件地终身不改,学了一种气功就不再愿意去了解其它功法。这样做只能是划地为牢,局限自己的眼界。练某种气功不见效,就应该从多方面找原因。因为气功功法各有特点,因时、地、人和病种而变化繁多,而人的素质和练功目的也差异悬殊,学什么功法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所选择。可是大多数初学者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功法,加之其它条件的限制,选择功法的余地实在有限得很,只能碰到什么就学什么。初学者头一次就碰到适合的功法和气功师是很少见的。所以,中途换功法或换老师,甚至放弃气功而改学其它祛病健身之法都是正常的,大可不必“从一而终”。“择其适者而学之”才是明智而科学的态度。 掌握适,诚不容易,辨别善恶、真假更困难,这只能依靠观察其效果、行为和言论而定。更具效果下结论最靠得住但是效果最难调查清楚。许多传闻中的效果和行为,个人和基层组织都很难调查核实,例如可以研究其文字材料和录音但是言论不可尽信。不少人言过其实,有的故意弄虚作假。也有些人确有真本事,但因文化水平不够,言论中错误很多。所以选学气功或评价气功师都一定要小心谨慎。 2、什么言论可靠 跟气功有关的事情大都与常识相去甚远。许多事情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说法,期中不乏针锋相对的意见。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真真假假真假难分。因此这是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如何辨别真假?各人有各人的准则。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七类: ⑴言顺则信,即说得头头是道符合常理的可信。这在已经成熟的科学领域内是正确的。但对于还未研究清楚,尤其是刚刚开始研究的领域,常常是不实用的主张言顺则信的人大都是自已为已掌握了世界上一切基本原理的人。有的人想得太简单,已为用古人留下的几张图、几个卦就能解释一切。有的人精通多门现代科学技术,以为现代科学已能鉴别一切言论的真假。其实即使在遥远的将来,世界上总还有未被认识的事物需要作新的科学研究。科学永远到不了能鉴别一切的超高水平。 ⑵言美则信,即讲得娓娓动听的可信。奉信言美则信的人大都是俗话所说的“耳根软”的人,自己并无主见。古人早已过“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科学要求言语真实,确切、朴素,并不强调美。 ⑶位高则信,即说话人官位(学位)高的可信。它的不科学是显而易见的。它是文化科学水平不高,社会地位又低的人常用的权宜之计。在我国春秋战国之前。老子、孔子、孟子等人,没有学位,官位也不高,但他们在当时已深受尊重。他们讲仁义道德,虽不受君王们赞同,但毕竟还受到礼貌接待。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以吏为师之后开始出现了位高则信的现象。后来搞得越来越严重。时至今日,这种不科学的现象还远未消除。有些人不仅不努力去消除,甚至还在助长这种现象。请看,有些科学文章硬要介绍作者的官位(学位),实在没有高位可说说明作者是个硕士也好。这种做法使人怀疑报刊的编者是否担心文章的内容不足以服人,不得不亮出作者的官位(学位)?科学是以理服人,不是以位压人。 ⑷亲则信,即自己亲信的人所说的话都信。这其实是对人投以信任票不是真正在明辨真假。 ⑸(录入者注,原文缺) ⑹亲历则信,即自己亲历过类似的情况才信自己亲历有利于对事物的深刻理解,这是好事。但如果把它夸张为自己没有亲历过的事都不能信,这就可笑了。世界上事情如此繁多,有谁能事事亲历? 以上六种准则从局部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有一定的用途。但从全局看,从发展看。都是错误的。那么究竟什么言论可信? ⑺灵则信,即有事实根据的言论可信。这才是科学的准则,科学的态度。 科学态度是很重要的东西。有些人认为,现代科学就是一系列试验实事,一系列定理定律,一系列理论体系。这些固然是现代科学的内容,但它们可能有变动,不是现代科学中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能保持长期稳定不变的东西是科学态度,即⑴充分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又接受实践检验;⑵坚信客观事实或迟或早总归能得到圆满的描述和解释;在事实还不充分、情况还不明朗时,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水平不足不匆匆忙忙马马虎虎下结论;⑶一套正确的研究方法,保证人们能用最小的代价纠正错误、发现真理。真理取代错误,新一代超过老一代这是一条历史发展规律。这条规律在科技领域中的实现远比其它领域顺利得多。在研究复杂深奥的气功现象时,迫切需要上述科学态度。 3、练功讲究大小三调 小三调是指调心、调息、调身(姿)。这是绝大多数功法所强调的。调心是调整心理思想状态。这是小三调中最重要的一调,也是最难做好的一条。调息是调整呼吸。调身是调整姿势和姿态。有些功法要求小三调的同时调好,这比较难做到。有些功法中要求一调。其实能做好一调,效果已经不错了例如有些功法只要求调姿。有不少病是因为长期睡、坐、沾、行、劳(动)姿态不正确所引起的。所以调身调好了已能得到相当好的效果。同样,调息调好了,效果也很好。如果调心能调好,效果就更好了。 先天健康法以及其它类似的功法,强调协调心与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上述的心、息、姿三调相比,这后三调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得多了,所以我称它们为大三调。 先说协调心与身。不少人的心理需求与生理需要长期不协调,导致种种久治不愈的病。例如,吃本来是为了补充营养,可是有些人见好吃的大吃一顿,没好吃的只吃一点点。这样营养不是过剩便是不足,而且还极易损伤消化系统。又例如穿衣本是为了保暖,可是有些人不考虑冷暖而只图好看。另有一些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完全不考虑自己生理承受能力,长期超负荷工作。一旦实在坚持不下去已到了病重难治的阶段。这是英才早逝的主要原因,说来令人痛心。只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情,就不难发现许多这类心身不协调的例子。可以这么说,绝大多数的病都有或多或少或重或轻的心身不协调的根源。 再说协调人与社会。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与社会不协调,不仅生活、工作困难重重,还会直接和间接损害心理和生理健康。协调好了不仅心情舒畅,还会出现“得道多助”的现象。如果大多数人与社会协调好了,整个社会就会、能大大减少“人祸”。 最后说说人与自然协调。人在地球这个自然环境中,上升到了“万物之灵”的低位。只要不破坏这个环境,人类肯定能继续上升。但是人们为了短期利益,不惜滥用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造成许多人为的天灾和怪病。所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人类的前途。 三、气功与科学
气功是否科学?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但是很难回答。首先是什么叫气功现在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数学这门非常严格的科学还很难对什么叫数学下定义,气功更不用说了。有人把气功中一切不科学的东西都排除在外,那么剩下的当然都是科学的了。也有人把一切自称为气功的东西都包含在内,这样气功中不科学的东西就很多了。这里需要区别“某某学”和“某某学界”两个不同的概念。按常规的理解,某某学都是指某某学界中正确的部分,而不包含有意无意弄错的东西。对气功学和气功界也应该如此去理解。 有些气功师觉得自己教功。治病的效果都不错,怎么还不被承认为科学、甚至被指责为伪科学?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在他们的文章和言论中不科学的话很多,怎么能自称科学?这里双方把事实和科学这两件事混淆了。科学与事实有紧密的联系,但又是不可混为一谈的两件事。 事实是指确实发生过的事。与事实对立的是神话、童话、臆想的故事,乃至种种虚假的报道。这种种虚假的事可总称为虚事。 事实是科学的基础,又是检验科学的唯一准则。从事实出发才可能获得科学的结论。如果从虚事出发,必然会得出错误甚至荒谬的结论。所以从事科学研究首先必须花大力气核实事实,分清事件的真假。 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要从确凿的事实出发获得科学的结论决非轻而易举,一帆风顺。通常都是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探索,方达到现在公认的科学结论。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和生物遗传现象,早已得到公认,但是对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通过几百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争论才达到现在的认识。由此看来,在批判“伪科学”时须严格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1)在分清事实的虚实时,不要涉及该事件的学说。因为事件的虚实与人们对它作何解释(理解)无羌。 (2)同理,在批判“伪科学”时,不要连带否定已确定的事实。 以上两条在科技界早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对待新生的气功科学也应如此。 现在已有许多练动、教动效果和科学试验经过了核实,这是宝贵的事实,是发展气功科学的基础,又是检验气功科学的依据。但是现在对气功现象的本质和基本规律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理论大大落后于实践。不论对气功事实能否作出正确的解释,事实总归是事实,不应随便否定。实际上,气功现象极其复杂,要作出正确圆满的解释决非短期能完成的任务。当前出现一些不正确的解释是难免的。只要不是故意的弄虚作假,就不要指责为“伪科学”.更不要因此而连带否定己确认的事实。 对于证据确凿的故意弄虚作假,不论是捏造事实还是胡说乱道,都应严肃取缔。取缔假冒伪劣是气功界一件大事、难事。1987年,当时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谢焕章先生就提出要整顿气功,并嘱我写文章。于是我写了一篇“对传统气功与现代科学相结合的若干思考”,1989年公开讲过一次。其中着重谈到清除假冒伪劣,并主张这件事主管部门要管、练功群众要努力提高辨别能力。有真功夫和高功夫的人要敢于挺身而出。现在看来,该文还需作一点补充,这就是有一件比打假更重要的事,即打击邪恶的东西。 真假是世界上一大类重要矛盾。但是真假不仅不是世界上唯一的矛盾,有时甚至不是主要矛盾。善恶、美丑是另外两大类矛盾,有时甚至是主要矛盾。所以人们常把真善美相提并论。真善美的对立面是假恶丑。 真的多数也是善的,假的多数是恶的丑的。但是也有不少例外。如果真即是善,真即是美,那么真善美就不用互相区别了、可相提并论了。真假、善恶、美丑三大类矛盾,有时重合,有时不重合。 科学处理的是真假问题。科学上的成就可用于为善,大多数也可用于为恶。在社会活动中,善恶矛盾总是主要矛盾,真假矛盾常放在第二位。邪恶的东西虽真也要反对,善的东西虽假也可在一定时期内有限制地保留,不可轻率地反对。科技工作者,由于习惯的影响,在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时,容易不加思索地把真假放在善恶之前,这一点应引起警惕。 气功科学处理气功中的真假问题。气功科学是气功事业的一部分。现在气功已是一种群众性的社会活动,已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所以气功的善恶问题同样应摆在真假问题之前。整顿气功首先应打击邪恶的。恶又假的东西要狠狠打击,恶而真的东西也应同样狠打。至于善而假的东西要谨慎处理,以免打假而引发邪气上升。 气功治病中的心理暗示,有些可能属于真而假的东西。现已公认,无论自练气功治病或接受外气治病,都有一定的心理作用。良性的心理作用对治病有利,应该尽量发挥它的作用。有人认为:装模作样地发放外气(其实没有发放外气),仅凭心理暗示就能治好不少疑难疾病。如果真有其事,它们就属于善而不真之事。有人在公开的报刊上声称发放外气全是假,心理暗示才是真。如果病人自以为接受外气而病愈,当他知道发放外气是假时,极易旧病复发,即使某人的病真由外气治愈,当社会上大量宣传外气是假时,他也可能由于心理暗示而使旧病复发。所以为了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待这类善而不真之事,在打假之前应该先安排好预防措施。 人们殷切地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管理,扶正祛邪两手都要硬,力求扶正而不益邪,祛邪而不伤正。 四、如何评价气功
从哪几个方面、按什么标准评价气功?这个问题很复杂,人们的看法也不相同。我认为有四个方面比较重要。 1、搞不搞小帮派?学风好不好? 有些气功门派,或门规很严,易进难出,或好自封为掌门人、祖师爷,大树个人绝对权威,或好对违规功友严加惩罚,或对别的门派有排斥的倾向。这些都是封建帮派思想残余较重的表现。练功人应与他们保持足够的距离。气功科学研究组织是群众性的学术组织,应按照科学技术协会的总章程,学习其它科技学会的经验,把各级气功科学研究会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群众性的学术团体。 2、搞不搞迷信活动? 从宗教过来的气功大多带有迷信色彩。可逐步清除,但不能搞迷信活动。 3、骗不骗钱财? 这实际上是个效果和实事求是的问题。如果治病健身的效果确实好,目前气功界的收费与其它的治病健身费用相比并不算高。如果没有效果,再低的收费也是骗钱。有些功法有点效果,但不理想。如果事前作了实事求是的说明就可以了,如果事前吹嘘夸张,那就是欺骗行为。 4、效果如何? 这是最根本的一条。如果效果良好,即使带点封建迷信色彩,也应帮助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没有效果的应该淘汰。有害的坚决取缔。 五、如何回答别人的不实的批评
跟气功有关的事情大都与常识相去甚远。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真在假假、真假难分。因此有人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批评是难免的。这些不同的观点只能靠事实来澄清,缺乏事实根据的争论是难于科学地解决问题的。对不实的批评,只能本着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作适当的答辩。质疑答辩的规模不宜大、占用的精力和时间不宜过多、气氛宜冷静不宜热烈,尤其不要采用打赌、摆擂台这类手段。当前绝大多数练功人所以要练功,不是因为它言之顺理,而是因为它行之有效。我主张少争论,多练功、练好功,以实际行动表明气功的实效。因此我建议已练功的人们,一要巩固自己在心、身健康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避免出现反复。不实的批评易使人情绪波动影响练功效果。二要不断提高效果,力争在德、智、体、慧多方面全面提高。如能做到品德高尚,身体健康,聪明智慧,工作(学习)成绩突出,这样就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不主动介绍经验,别人也会来取经。三要扩大受益面,即认真帮助愿意学练气功的人,使他们尽快得益。但是这种帮助要恰到好处,过分热情,反而使人犹豫。俗话说,少见多怪,多见不怪。从气功得益的人多了,气功的真假问题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 (摘自《中国气功科学》精华本 2001)
|